为制定符合州情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制度体系,依法加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3月27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旺率调研组一行赴建水进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保护立法前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到曲江镇王马寨村传承点和红河州民族师范传承基地实地调研了烟盒舞、沙悠腔、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建水小调、花灯等多个传承项目的传承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建水县政府关于《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就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地方立法问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建设、完善保护方式、创新保护理念等方面与部分文化传承人、法律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建水县作为全州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县,目前共有77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和铓鼓舞为国家级保护项目),108名省、州、县级文化传承人。近年来,建水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建立了领导机制为先导,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名录体系和保护传承人为核心的工作体系,初步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建立了临安镇碗窑村绍康陶艺、坡头乡黄草坝村等18个传承点和红河州民族师范和建水一小两个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整体性保护稳步推进。
调研组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非遗保护和传承机制,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打造非遗文化品牌,保护性地开展产业开发、市场推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利用。